花鄉田尾嘉年華原生植物展的展場,位於田尾村吉田路與振華路段一個六分地大的農場,十幾年前申請休閒農場未通過,園區保留至今。
落羽松環繞水池,想像在林蔭下滿池的台灣萍蓬草,漫步池邊體驗”水蓮花滿滿是”的意境,也一睹瀕危的台灣水韭。鄉林野趣,相當療癒。
卡ㄗ農場主人林于勝,與長兄林文昭(田尾社區理事長), 趁疫情期間重新整理農場供展出使用,也預期在不久的未來進一步優化以成立休閒農場。

林理事長有意以這個農場做為基地,號召鄰近業者一起發展休閒旅遊產業。

農場內以大樹為界,區隔成幾大區塊,林蔭間有寬闊的如茵草地,是極佳的植物展展場,也適合體驗活動、教學活動或農產品市集。

西側的小屋及平台,可做為植物學堂、生態教育或音樂表演的舞台,也可一邊享受咖啡、下午茶。

園中的高大的埔姜及米徑近百的大樟樹,都是台灣最有利用價值的樹種,藉此角落可教育所謂「一樟、二瓊、三埔姜、四苦楝,芭樂頭無路用」之說。

原生植物展特別邀請台灣樹木種源保育協會常務理事羅榮盟先生(左二)操刀規劃設計,將以其豐富的設計經驗,將原生植物融入這林木蓊翳的自然環境中。
2021/8/12

台灣山林復育協會蔡智豪理事長,長期致力於原生植物的森林復育,與高公局、林務局、市政府合作多年。透過原生植物前輩陳益炷先生的引薦,與蔡理事長幾次接觸後達成共識,將參與原生植物展。

原生植物的價值除了景觀綠美化的功能外,更具有生物多樣性的重大意義。台灣山林復育協會育有大肚山80種原生樹,加上火燄山/八卦山原生樹種32種,共112種原生植物,將可讓這次的原生植物物種更豐富多樣。

原生植物業界長年以來篳路藍縷,政府在原生植物復育工作上並沒有穩定的政策支持,業界少有人能夠深耕。原生植物如何能受到政府的重視,更廣泛地在公園、行道樹上運用,這需要透過業界與學界共同合作,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書,在適當的時間地點爭取中央決策者支持。

一如蔡理事長所言「長遠的事情要靠自己來做」,田尾休閒農業協會的理念亦復如此,期待兩會攜手前進達成目標。